《知否》原著“温室的花朵”余嫣然:有一种女人,更“适合”低嫁

文|公子逸

余嫣然生得高挑细腰,温雅可人。

原著里,盛家老太太和余嫣然的祖母交好,曾经一度想过要余嫣然给盛长柏当媳妇。可惜,余嫣然的五品官的父亲不愿意把女儿嫁给也是五品官的盛紘当儿媳妇。他觉得把女儿嫁给平级的同僚有点浪费。

余嫣然是盛明兰认识的众姐妹里,出身最显赫的。

她的父亲虽然是个五品官,但是,她的祖父余阁老却是一代首辅,清誉满天下,先帝曾亲题“克勤慎勉”四个字以为嘉奖。

而余嫣然生母早逝,她自小是养在祖父祖母身边的。余嫣然跟侯府嫡子顾廷烨论亲的时候,她身边很多姐妹都是羡慕嫉妒恨的。

盛华兰,盛府的嫡长女,还有一个曾为帝师的外祖父,能嫁到伯爵府,已经算是高攀了。而余嫣然却是可以直接跟侯府的嫡子论亲的。

好的性格,好的出身,但是余嫣然却是远嫁、低嫁的。

原因之一:她没有特别“靠得住”的娘家。

余嫣然属于,爹不疼,娘不爱的那种姑娘。

她唯一能依仗的就是自己的祖父母。但是,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余嫣然的祖父母想要左右余嫣然的婚事,并不容易。

盛紘给盛华兰结亲的时候,给王若弗说过这样的话:“我不指着华儿攀龙附凤,只希望她能嫁给一个有担当的男人,夫妻和睦,琴瑟和鸣,将来生儿育女,一生平顺。”

盛华兰虽然是高嫁,但是她却有着非常厚道的娘家。再加上盛华兰素来有手段,于是她即使是高嫁,即使遇到了非常难伺候的婆婆,但是盛华兰依旧熬了出来,过上了自己的小日子。

可是,余嫣然完全不具备这个“厚道的娘家”。她能依仗的只有她已经老迈的祖父母。不,她能依仗的只有她的祖父。因为,她的祖母是完全什么事都不管的。

若非余嫣然的祖父是“彪悍强大,无所不能”的余阁老。那么很可能余嫣然就成了她父亲和继母攀龙附凤的牺牲品了。

其二是,余嫣然自己就是个“没本事”的。

余嫣然是被祖母养大的。

余嫣然的祖父有多强大,余嫣然的祖母就有多“无能”。而余嫣然的性格完全随了她的祖母。当她跟顾廷烨议亲,朱曼娘找到余府的时候,余嫣然的祖母气晕了,而余嫣然就只知道哭,完全没有任何想法和措施。

盛家老太太曾经想过要余嫣然给盛长柏做媳妇。盛家是多好的人家,几乎盛家的所有儿媳妇过得都很不错。但是,真的,如果盛长柏真的娶了余嫣然,那么他的仕途根本不会那么顺畅。

盛长柏是长子嫡孙,他肩负着兴旺盛家的责任。而余嫣然不堪为宗妇。她没有海氏的手段,温温柔柔地就能把林噙霜的势力连根拔起。余嫣然懦弱,王若弗糊涂,这样的一对婆媳,怎么可能是林噙霜的对手。

而余家虽然有余阁老的势力,但是余嫣然的父兄均不给力。盛长柏落魄时,他们不一定相帮。但是,盛长柏发达了,那么他们一定会百般攀附。

余嫣然内不能安定内宅,外不能给盛长柏带来助力。她就像她的祖母,一辈子都需要被男人“呵护”着。

如果这个男人没有大志向,只有儿女小情怀,那么一辈子“呵护”着余嫣然还不算累。可如果这个男人是盛长柏和余阁老这样位极人臣的人,那么他一定会“顾此失彼”。

他们在朝堂上血雨腥风,几乎九死一生,回到家里还要处理内宅事物,哄老婆,调教儿女。

真的,人的精力有限。余阁老的儿子们都没有成大气候的。这跟余嫣然祖母不会“教子”有很大关系。

有一种女人,只适合低嫁。

余嫣然的祖母是低嫁。

余阁老是寒门子弟,受了恩师极大的恩惠。后,恩师又把自己的女儿低嫁给余阁老,余阁老对恩师感恩,于是始终“呵护”着余嫣然的祖母。

试想,如果余嫣然的祖母高嫁侯门相府,她一不能相夫,二不能教子,三没有给收拾小妾的手段,而她的父亲对人家也没有恩惠,她该如何过自己这一生呢?

即使她貌美如大秦氏,遇到的是“二十四孝”的顾偃开,一个大难临头,她也只能是被牺牲的那一个。

最后高嫁侯门的是盛明兰。而盛明兰进了顾家之后,又面临了怎样的明刀暗箭。即使盛明兰智勇双全,都是九死一生的局面。如果嫁给顾廷烨的是余嫣然,那么余嫣然的下场,比她的妹妹余嫣红好不到哪里去。

她虽不会做出“不要脸”的事情,但是面对小秦氏的手段,顾家那一堆奇葩的亲戚,她不知道要哭多少场,又不知被别人利用多少次。

她不仅不会是顾廷烨的助力,还可能成为顾廷烨最大的累赘。

其实像余嫣然这种娘家不给力,自己也不给力的女人,真的不适合高嫁。

因为,她真的担不起。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而余嫣然这种女人,完全不具备承重的能力。

余嫣然这种女人更适合低嫁,因为不必承其重。

余嫣然高门贵女,最后远嫁、低嫁云南段家。

而这还是余嫣然有一个强大到无所不能的祖父,下了一封休书给余嫣然的继母,并且做好了把余嫣然的父亲逐出家门的打算,才把余嫣然拯救出了顾家的苦海。而余嫣然的妹妹余嫣红,即使有父母的帮衬,依旧惨死在了顾家这个“狼虎窝”里。

余嫣然的丈夫,不知是段氏名门里的第几个嫡孙,比余嫣然大了很多岁,还有腿疾,不能入仕。

余嫣然是低嫁,丈夫也不用入仕,完全不必承其重。两个人每天研究花花草草。男人没有大本事,而余嫣然也怡然自得。

并且余嫣然的丈夫,还有一个最大优点就是:人品很好。

我看《知否》原著的时候,始终庆幸余嫣然有余阁老这样彪悍强大的祖父。他既能快狠准地嫁了余嫣然,还能考量了余嫣然丈夫的人品。让余嫣然这样“温柔贤淑”的傻姑娘,能有一个不错的结局。

要知道,低嫁这件事,一定是要看人品的。如果是低嫁给孙秀才那样的男人,那真的是只能再来一场和离了。但好在余嫣然是低嫁,娘家还能策划一场和离。

养女儿,最好不要养成余嫣然的样子。

穷养儿子,富养女。

可很多父母长辈真的知道怎样富养女儿吗?

余嫣然自小是金尊玉贵地长大的。教养她的是“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管”的余老夫人。

她只教会了余嫣然“贤良淑德”,却没教会余嫣然如何正确地面对她所在的这个“贵圈”。她没有培养余嫣然独立面对婚姻的能力。

余嫣然本就没有得力的娘家可依仗,但凡余老太太有一点拎得清,那么她就该如盛家老太太一样,锻炼余嫣然的“十八般武艺”,娘家不给力,那么自己就给力一点。

可余老太太完全没有居安思危,而是把余嫣然教养成了跟她一样什么事都办不了的人。

既然不能“承其重”,那么就只能不戴“王冠”,而戴“草帽”了。

可一个“高门贵女”养成余嫣然这样真的好吗?

没有任何一个女人,这一生都不需要独立面对风险。即使你幸运到如同余老太太遇到了余阁老这样“无所不能”的男人,可你依旧需要自己去面对一些东西。

比如教养孩子,比如不被人利用。

夫妻一场,并肩前行,你若没有肩膀,另一个人必将负重前行。更何况,女人把一生的幸福,全都寄托在“运”这个字上,太儿戏了。

盛长柏和余阁老这样的男人何其少,女人与其靠“运”不如靠己。

《知否》原著“温室的花朵”余嫣然:有一种女人,更“适合”低嫁
  • 1950年,茶陵县一小学校长“暴毙”,一公安发现蹊跷连夜挖其坟墓

    1950年11月,一个寒风刺骨的夜晚,便衣军警在罗家附近蹲守。直至深夜,一个人从后门走出,提着饭菜朝着后山一个隐秘的山洞而去。便衣军警悄悄跟随,看到山洞里一个老人躲躲藏藏,焦急等待着饭盒。看着饭盒送来1950年,茶陵县一小学校长“暴毙”,一公安发现蹊跷连夜挖其坟墓

  • 从功夫明星到出家为僧,黄元申渐变人生的秘密藏在一封情书中

    霍元甲是精武体育会的创办者,是清朝末年著名的爱国武术家,孙中山先生曾提“尚武精神”四个字来纪念他。现代许多著名导演也曾拍摄了许多关于霍元甲的故事,《大侠霍元甲》是其中之一。在这部剧中扮演霍元甲的黄元申从功夫明星到出家为僧,黄元申渐变人生的秘密藏在一封情书中